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,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、国家的栋梁。要进一步讲好他们的故事,引导全社会学习他们的事迹、弘扬他们的精神。
在信云智联,同样活跃着这样一批优秀的劳动者。他们有的扎根项目一线,有的投身技术攻关,有的冲锋市场前沿,还有的坚守本职岗位,默默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。
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我们特别策划推出【奋进正当时】栏目。在这里,记录他们爱岗敬业、团结奋进、勇于创新的生动故事,展现公司在不同业务领域的卓越服务与进取精神。
人物简介
2012年,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衡阳,怀揣着对工业世界的憧憬,踏入了洛阳中联水泥厂。
在洛阳中联工作的十余年间,衡阳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丰富的历练。他先是在行政岗位工作了两年,又在车间、中控室、机房等多个岗位上轮岗学习,逐步成长为一名熟悉工厂各项运作的复合型人才。
2019年,正值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浪潮兴起之际,衡阳凭借其信息技术专业的背景以及对工厂运作的深刻理解,被调入智能化小组,参与建设了包括专家系统、设备维护系统、智能化验室和数字化矿山在内的多个智能化项目,为洛阳中联向数字化、智能化迈进贡献了重要力量,也进一步锤炼了他的专业技能和项目经验。
然而,衡阳的职业生涯并未在熟悉的舒适区停滞。他渴望迎接更大的挑战,将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应用到更广阔的舞台。于是,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——离开洛阳中联。
01 一号工程:安全管理模式全面升级
离开洛阳中联后,衡阳选择加入信云智联,投身于智能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设项目,专注于为水泥企业安全管理提供数字化建设服务。
该项目被信云智联定义为“一号工程”,也是中国建材集团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速赢项目之一,更是集团第一个全级次推广的数字化项目。截至今日,信云智联已为600余家水泥、商混骨料、矿山、新材料等不同业态客户建设智能安全生产管理系统,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、位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,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,实现安全管理向可知、可控、可防的跨越。
这不仅仅是从信息化向智能化的升级,更是推动建材行业安全管理模式变革的重要实践。
衡阳加入信云智联时,一号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。这个项目规模空前,涉及众多工厂的协同建设,对项目管理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。
02 建设阶段的“多点作战”
项目初期,衡阳便迅速适应了全新的客户群体和密集的调研任务。短短一个月内,他与团队便完成了对九家工厂的全面摸排与详细调研,为后续的施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衡阳身上那种源自工厂实践与信息技术结合的“双重经验”,成为他与工厂沟通时无形的“通行证”,让他总能迅速抓住核心问题,精准对接需求,从而迅速赢得客户的深度信任。
系统建设阶段,真正的“战场”转向了现场管理,这成为衡阳面临的最大挑战:上百号来自不同队伍的人员分散在各工厂作业,人员背景各异,经验水平不一,管理难度极大。
作为项目经理,衡阳承担起了统筹全局的重责,频繁穿梭于各个施工现场,深入一线,精准掌握进度动态,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各类资源冲突和突发状况,他的果断决策,为项目的平稳前行起到关键作用。
03 技术攻坚的“精准诊断”
作为一名数字化领域的专业人才,衡阳需要在项目中直面各种棘手的技术难题。他清晰地回忆起一次解决某个工厂环网问题的经历:新系统接入后,本应流畅的安全监控视频却变得画面卡顿、数据延迟。
面对这样的网络故障,衡阳跟随电工深入工厂的各个角落,在布满尘土和杂物的角落里,仔细检查每一根线缆,每一台设备。
经过一番艰苦细致的排查,衡阳最终精准锁定了“病根”——一台交换机发生了故障,导致了网络信号的严重延迟和卡顿。
04 高强度工作的“团队协作”
一号工程的建设周期如白驹过隙,工作强度更是达到了极限。衡阳形容那段日子,“过得特别快”,仿佛一眨眼就是一天,而他几乎是以厂为家,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深夜的最后一盏灯火,都在不知疲倦地工作。
有一次,他们工作到接近晚上11点,身心俱疲。然而第二天一早,在三百公里外还有一家工厂在等待系统上线。为了抢回即将延误的工期,衡阳没有丝毫犹豫,和销售同事咬紧牙关,坚持连夜驱车安全返回。
寂静的夜色中,车灯划破黑暗。他紧握方向盘,目光专注在前方。副驾的伙伴不时侧过身,与他交谈几句,递过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。咖啡的香气在狭小的车厢里弥漫开来,两人小口啜饮着,试图用这短暂的温暖和交流,驱散连日奔波积下的疲惫与困顿。
从水泥厂员工到项目经理:衡阳的“双重经验”
衡阳的职业生涯轨迹,堪称一部生动的个人成长史,完美诠释了从水泥厂一线员工到企业信息化项目经理的卓越蜕变。他在洛阳中联沉淀的深厚工厂实践经验,与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背景相得益彰,在“一号工程”的攻坚克难中释放出巨大能量。
他不仅是技术领域的行家,更是水泥厂的 “活地图”—— 对生产线布局、工艺逻辑、甚至班组作业习惯都有穿透性理解。
这种弥足珍贵的“双重经验”铸就了他独特的核心竞争力——能够精准捕捉并满足客户深层需求,高效破解各类复杂难题,从而赢得了从基层工作人员到高层领导的一致信赖与高度认可。
他的经历,激励着更多像他一样的人,在平凡的岗位上,通过不断学习和奋斗,实现个人价值,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。